近日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聯(lián)合印發(fā)了《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》,(以下簡稱《意見》),對此中央宣傳部、中央組織部、教育部負責人還專門接受了新聞采訪,就《意見》有關情況回答了記者的提問。這是落實貫徹黨要管黨、從嚴治黨偉大方針政策的具體措施,是保障黨對高校的絕對領導的體現(xiàn),是保障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大學立德樹人、辦學為民的要求,更是保障中國各項社會、經(jīng)濟、文化事業(yè)擁有連續(xù)不斷接班人的必要措施。
高校是培育社會主義接班人的搖籃,所謂“名師出高徒”,只有高校有名了強大了,才能培育出有名、有出息、對社會做貢獻的人。高校只有嚴格按照黨的要求和管理,才能在日益復雜的國際國內(nèi)關系中辦出特色、辦出名聲、辦出成績,只有嚴格按照《意見》的要求去實施高校管理,才能鍛造出適合現(xiàn)代化發(fā)展進程的高質(zhì)量、高水平高校大學,也才能培育出適合社會主義現(xiàn)代化進程的高水平人才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擺在突出位置,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加以推進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(diào)指出,要堅持黨的教育方針,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,堅持立德樹人、強化思想引領,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,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,全面推進黨的建設各項工作,切實把黨要管黨、從嚴治黨落到實處。這說明,只有聽黨指揮、聽黨安排的高校才能引導高校按照社會主義辦學的方向前進,才不會走偏、走岔、走錯,才能出現(xiàn)“高校強”的喜人場面。
“做事先做人,做人先立德”,加強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培養(yǎng),是培養(yǎng)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必要方法和重要保障。從鄧小平先生提出科教興國這個大方針、大策略、大智慧后,中國人均文化水平得到提高,人民思想道德水平也提高了,社會少了暴力份子多了安定和諧。但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(fā)展,國內(nèi)國際形勢深刻變化,不同思想文化交流、交融、交鋒,社會思潮多元、多樣、多變。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(jīng)濟的深入推進,互聯(lián)網(wǎng)等新的傳播渠道迅速發(fā)展,高校學生在思想政治方面面臨諸多誘惑和影響,所以好的高校必須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,必須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教育、管理、考核辦法,培育學生的思想政治道德。
高校學生的綜合評定應結合學生在“德、能、勤、績、廉”五個方面的綜合表現(xiàn),從學生時代開始培養(yǎng)得到德才兼?zhèn)涞娜瞬胚h比在工作后用嚴規(guī)肅律約束出暫時尊規(guī)守紀的人才來的容易。人在學生時代極易養(yǎng)成一生都改變不了的習慣,所以在這個階段是影響一個人世界觀、價值觀、人生觀的黃金時期,高校必須抓住這個黃金時期,培育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、價值觀、人生觀,以及道德觀、政治觀。高校學生的綜合評定應結合學生在“德、能、勤、績、廉”五個方面的綜合表現(xiàn),來制定切實可行的考核辦法,這是社會主義辦學的必要要求。
只有高校嚴格按照黨的管理才能出成績、出名望,才能培育出高水平、高素質(zhì)的畢業(yè)生,才能培育出適合中國特色的現(xiàn)代化人才,才能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崛起。
相關關鍵詞: 中國